本篇文章5355字,读完约13分钟
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有三种精神是不可忽视的:一是艰苦奋斗、冲破壁垒的精神,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取得了突破;第二是努力工作;第三,向别人学习。
香港是一个高度国际化和长期国际化的城市,所以香港的功能是“超级联系”,而“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可以通过香港走出去,也可以通过香港引入。如果外国商人想进入中国内地,香港可以作为基地,那里有精通中外商业、懂两种语言和三种语言的人才。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上其他大湾区大不相同,如东京湾区、纽约湾区、三藩市湾区等。,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国家,一个系统和零海关,而我们有三个海关的一个国家,两个系统。第一个障碍是通关,我希望手续可以尽量简化。
不仅证券市场,而且内地房地产市场历史都很短,所以基本功不扎实。市场经济是信息经济。买卖双方根据全面、及时、公开、准确的信息做出判断,是买还是卖,什么价格,什么时候。现在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信息还没有达到这些要求。基础工作还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管理机制。
采访CPPCC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梁振英;
香港将继续在国家的全面改革开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证券时报记者罗曼
在40年的改革开放中,香港不仅是“贡献者”,也是“受益者”。香港拥有内地庞大的经济总量和自由经济体系的良好基础,已成为世界主要的服务中心,为内地提供世界级的生产性服务,并由一个地区性金融市场转型为国际金融中心。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他相信,香港能够继续在国家的全面改革开放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发挥作用。这一作用不仅限于众所周知的经济、贸易、金融和专业服务领域。更元,特区社会将继续巩固和扩大香港作为“超级联系”的作用,不仅要“走出去”,而且要“带进来”;不仅要引进资金、现代管理经验和技术,还要把科学技术和国际交往引进内地。
香港如何扮演“超级联络人”的角色,以及如何融入大湾区的发展?它将面临什么样的障碍,它将如何瓦解?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交通是关键
《证券时报》记者:粤港澳大湾区将给香港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香港应该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梁振英:首先,自改革开放第一年以来,粤港两地在经贸等方面的合作非常密切。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和已建立的全球经贸网络,形成了规模大、竞争力强的轻工制造业。两地之间早期、长期和有效的合作是我们建设大湾区的良好基础。
此外,便利的交通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9月23日,广深港高速铁路开通,连接香港和深圳东部的李安堂/香园尾港有望在6个月内开通。这将是首个采取人车直达措施的港口,也是香港和深圳之间的第七个陆路口岸。除了即将开工的港珠澳大桥,三条大动脉将在一年内相继开通。随着这三条大动脉的开通,两地在通关方面都有所创新。例如,广深港高速铁路实施“一地两检”既有创新性又有重大意义,粤港交流将更加密切。我们谈发展,首先要谈交流,交流,交流的前提是交通。两地的交流更加方便,将会为香港的经济、文化、教育和民生带来巨大的发展。它还可以更好地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便捷流通。
香港居民,包括学生,我们希望他们能够走出去,不要把视野和职业规划局限于香港。香港很多学校在广东都有姐妹学校。在未来,中小学生可以更多更好的交流,比如随时打友谊球,当天来回。青年学生应从小培养对内地的认识。将来,相当多的香港人,特别是退休和半退休的香港居民,甚至不会被排除在大湾区定居的选择之外。这也是一体化的总趋势和历史趋势。
在经贸方面,香港可以扮演一个很好的桥梁和地区总部的角色。我经常鼓励外国组织。如果他们没有在香港设立办事处,我们现在可以考虑设立一名本地经理、一名本地助理、一名秘书和一名司机。费用不高,他们可以每天来回。同一天来回,它可以覆盖大湾区11个城市的近7000万人。香港很多外国企业和商会也同意这项建议,并已开始这样做。这不仅有助于控制成本,还能更好地利用大湾区的优势。香港还可以推动大湾区的广东城市进一步走出去,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能力和活力的湾区城市群。因此,建设大湾区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计划。
《证券时报》记者:你刚才提到香港居民可能要向内地缴税,内地的税率大约是香港的三倍。这也被称为“税墙”税制差异。你怎么想呢?
梁振英:我们也非常关注税收问题。事实上,我们过去已经提出了许多意见。举例来说,广东省应吸引一些人才,包括科技人才,以及香港居民应否获得一些税项宽减。否则,这将影响两地在科技方面的合作,例如。由于内地税率高,香港的科研人才不会在内地工作。我们会讨论和研究“港人治港”的政策能否在大湾区的一些地区实施。
《证券时报》记者:因此,在大湾区的发展中,存在一些阻碍港澳与内地融合的障碍。主要障碍是什么?
梁振英:粤港澳大湾区和世界上其他大湾区不太一样。例如,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都有一个国家、一个系统和零关税。我们在一个国家有三种风俗,两种制度。
这个障碍首先来自通关。我希望程序可以尽量简化,以尽量减少三个关税区对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影响,同时符合一国两制的原则和《基本法》。这是一个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此外,港、澳、珠三角九大城市群在规划和实施中还存在协调问题,需要国家层面的统一协调、中央政府的统筹规划、全局观和战略观,以及城市群间的分工、合作和利益共享。
香港将继续发挥作用
“超级联系人”的角色
《证券时报》记者: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香港能发挥什么独特的作用,目前做了哪些工作?
梁振英:香港是一个高度国际化和长期国际化的城市,所以香港的功能是“超级联系”,而“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可以通过香港走出去,也可以通过香港引入。
举例来说,香港在金融、保险、航运、物流、法律制度、专业服务以至科研方面,都非常符合国际标准,并拥有熟悉国际市场和了解国际规则的专业服务人员。香港有20多个主要的外国商会,代表了世界各地的大量大小企业。内地企业来港后,可以集中和有效率地与世界各地的外商洽谈业务。
如果外国商人想进入中国内地,香港可以作为基地,那里有精通中外商业、两文三语的人才。
例如,瑞典的卡罗琳医学院成立于1810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自1901年以来,它一直负责评判和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来,这所医科大学想在国外设立一个研究室,他们希望与中国合作。然而,在对大陆城市和大学进行调查后,他们觉得在文化和交流方面仍然存在障碍,这使他们不适合。当我是行政长官时,我曾进行官式访问,给他们一个很简单的信息。我说过你想和中国合作。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拥有中国的优势。同时,香港实行另一种制度,具有“两制”的优势。此外,香港的文化和语言与世界接轨,所以卡罗琳医学院可以在香港设立分校。2016年10月,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第一个海外分校在香港成立,这是他们200多年来第一次离开瑞典。
这是什么意思?香港是个小地方,我们的精力有限,没有综合的科研实力。但是,在某些领域,如果香港没有国家所需的技术,我们可以利用香港的关系向外看,充分发挥双向联系的优势。
现在,“一带一路”与香港中心合作发起了“柬埔寨磅湛省消除白内障失明行动”。这项行动的目标是在18个月至24个月内完成磅湛省8000至10000名盲人白内障患者的手术。这是“民心工程”,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成立后的第一次人道主义援助工作,体现了中柬两国人民的共享精神,不断发展两国友谊。这是香港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举措。
证券时报记者:毗邻港澳一直是广东对外开放的最大地理优势,但香港的经济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广东省,甚至很快就超过了深圳和广州。你认为香港将来会继续扮演连接中国大陆和全球市场的角色吗?
梁振英:这个问题很好。我希望这次访问能够突出一个重点,就是香港能够继续在国家的全面改革开放中,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它不限于众所周知的经济、贸易、金融和专业服务领域,而是多方面的。香港的这一重要作用应该得到再次强调。为什么要再次强调?由于内地40年前开始向香港学习市场经济和社会管理,很多内地官员来港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内地也邀请香港专家学者来内地讲学。双方在如何改革开放的问题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我们在经济、贸易、投资和金融业务方面仍有密切联系,但内地向香港学习的活动很少。
改革尚未完成。例如,虽然内地证券市场的规模已经发展起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市场非常活跃,但管理技术和水平仍需继续努力,金融市场也是如此。毕竟,历史很短,经验也很浅。我们常说,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有三种精神是不可忽视的:一是迎难而上、冲破壁垒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取得了突破;第二是努力工作;第三,向别人学习。
《证券时报》记者:你刚才提到内地股市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你如何看待内地证券交易所与香港证券交易所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梁振英:首先,大陆市场巨大,经济发展迅速,企业庞大。举例来说,最近在香港上市的企业市值超过1,000亿港元。如果市场很大,每个人都不必为之奋斗。每个人都可以开发新的市场和业务,竞争本身没有错。
不仅证券市场,而且内地房地产市场历史都很短,所以基本功不扎实。基本技能是什么?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市场经济就是信息经济。买卖双方根据全面、及时、公开和准确的信息,以什么价格和什么时间,来判断是买还是卖。现在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信息还没有满足这些要求。基础工作还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管理机制。
改革永无止境。我们继续前进。基本技能和深水区都有问题。香港的作用是继续在国家的全面改革开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香港应该集中精力赶上科技
配合国家发展的大局
《证券时报》记者:与内地相比,香港的科技创新氛围近年来一直相对低迷,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方面。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梁振英: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过去的发展理念。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香港不能搞科技,搞科技是要赔钱的。然而,近年来,我们认识到,虽然香港不能做到科技创新的每一个方面,但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能在科学研究领域做到任何事情,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香港的优势,将我们的优势集中在某些专业领域,以配合国家的整体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市场上有一种说法,香港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过于辉煌,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在互联网技术方面的发展。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梁振英:金融业只占香港国内生产总值的18%,金融业本身仍有很大发展。虽然我们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但我们没有做过很多金融分类。
例如,房地产融资可以由大银行和小银行来完成,但是如果有一艘油轮向银行借钱进行抵押,银行会这么做吗?不一定。如果银行想这么做,银行雇佣的律师会起草抵押文件吗?有人会评估这艘船吗?同样,有很多关于航运/融资、海运融资、保险等的文章。
此外,贸易和物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旅游业占5%,专业服务占5%,其余47%是一条长尾。在这条长长的尾巴上有许多不同的小产业,我们可以发展,包括科学和技术。
2015年,香港成立了创新科技局。香港政府一直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包括资助科创工业发展。过去,香港的科学研究侧重于基础研究,但现在可以做更多的应用研究。现在香港创造科技的社会风气已经起来了,中央政府和内地省市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例如,香港和深圳共同开发两地之间的“河套地区”,深港科研合作在这里有很大的关系。
促进
香港青年外出
证券时报记者:大陆已经意识到人口老龄化对未来经济的巨大影响。作为全球出生率最低的地区之一,你认为香港的人口老化问题是否严重?
梁振英:香港一直是一个移民城市。我们的人口增长主要不是由于出生率。移民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低出生率并不意味着低人口增长率。总的来说,香港的人口正在增加,目前有740万。当然,香港也面临人口结构老化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不能靠今天多生孩子来解决。
《证券时报》记者:未来两地融合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年轻人,但目前香港年轻人不愿意到内地工作,他们将来会不会有所改善?
梁振英:多年来,香港政府也努力让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少年有机会去内地。除了组织他们参观现场外,我们还需要在学校和社会上进行更多的宣传教育,以开阔他们的眼界。
随着内地的不断进步,大湾区的创新科技发展前景非常好,交通便利,粤港澳大湾区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大更好的舞台。例如,香港科技大学有一个很好的航空航天工程本科专业(603698,诊断单元)。如果学生毕业后坚持留在香港,他们只能在机场做飞机维修。如果他们想参与飞机零件的研究和发展,以及航空/航空/航空设备的设计和生产,他们必须离开香港,走出去。现在大陆正在提供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你能谈谈你对香港未来的展望吗?
梁振英:展望未来,特区社会将继续扩大和巩固“超级联系”的作用。考虑到国家的需要和香港的优势,这种“超级联系”的作用,包括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大。我们要以改革的精神和魄力做好工作,实施大湾区规划。香港前途光明,我非常羡慕香港的年轻人。
来源:烟台新闻
标题:梁振英:香港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将持续发挥独特作用
地址:http://www.yccyxh.org/ytxw/1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