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9字,读完约4分钟
原标题:烟台小麦实现了“连续12年增产”,十亩研究领域创全国纪录
用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来描述我们城市的小麦生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市农业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小麦播种面积减少了7万亩,穗粒数和粒重较往年略有增加。全部
全市小麦总产量预计达到94.8万吨,比上年增加10.1万吨,达到历史好水平;亩产385.8公斤,比上年增加7.6公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连续12次增产”。其中,农业部在招远市创建的10亩研究区平均亩产达817公斤,创下了中国冬小麦最高单产的新纪录。
小麦高产研究处于全国前列
我市不是一个小麦生产大市,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总产量,在全省都不占主导地位。然而,烟台在解决高产小麦问题上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1997年,龙口市前竹留村小麦平均亩产731.73公斤,首次创下了我国平原地区冬小麦亩产700公斤的新纪录;1999年,莱州金海作物研究所种植的“莱州137”平均亩产达到773.86公斤,使全国小麦突破了750公斤的门槛算上这些成绩,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奎亮充满了自豪。
多年的高产之路必须有先进的栽培技术支撑。王奎良介绍,国家实行粮食直补、农业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四项补贴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激发了创造高产的后劲。在市级层面,我市已开发出深耕、精量播种、晚播、氮肥倒移等成熟配套技术,可有效增加穗粒数和粒重,是高产的关键。
优质种苗满足不同需求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在农业生产领域,没有好种子就没有增产的潜力。许多年来,为了追求这种种子,我们城市的小麦研究者们在田野里辛勤耕耘,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被换成了金山。
总体而言,山东省的小麦育种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只有13个小麦品种被烟台农业科学院选育并获得省级或省级以上的批准市农科院副院长、小麦品种研发小组组长姜红明表示,目前,市农科院推广的小麦品种累计6亿多亩,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00多亿元。
据报道,每一个小麦品种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对生态区域的选择性很强。同一品种在不同省份种植的产量差异可能很大。因此,找到一个适合某个区间的性能优异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要在大面积小麦上获得高产,需要不断改进种子特性,并支持适当的栽培技术,以适应恶劣的环境和条件,如洪水和干旱。”姜红说,我市有大量优质种苗。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陆续开发出中肥、低肥、低水的高产小麦品种,满足不同县市和区域环境的需求,保证全市各地小麦亩产量的全面提高。
高产示范田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管理对实现粮食高产非常重要。市农业局副局长、首席农学家刘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烟台的粮食高产已多次刷新省、国家纪录。特别是改革发展以来,随着育种、栽培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为高产创造了条件。然而,自从1999年刷新全国小麦亩产量记录以来,在过去的15年里没有出现新的记录,主要是因为管理层没有跟上。
2008年以来,为做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市农业局建立了对相关县市高产示范方的动态管理机制,实施了示范方配额奖优淘汰办法,带动了各地高产科研管理技术研究,一批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相继涌现。
莱阳、海阳等旱地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莱州强筋小麦、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龙口优质晚播小麦高产研究技术,都起到了很好的带动示范作用据刘介绍,目前我市承担的国家级和省级粮食高产示范区面积已达145万亩,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粮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对于我市的粮食生产,市农业局局长白国强表示,虽然烟台不是全省粮食主产区,但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具有创造粮食高产的优良传统的前提下,市农业局有信心通过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建立高产示范,促进大面积粮食平衡增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粮食保障。
来源:烟台新闻
标题:烟台小麦实现了“连续12年增产”和10亩研究领域的记录
地址:http://www.yccyxh.org/ytxw/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