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0字,读完约5分钟
11月3日下午,“墨韵丝绸语言——水墨与刺绣对话”在北京新华书画学院举行。中国水墨画、精美刺绣及其跨界融合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盛宴。郭石夫、林乐成、孟祥顺、莫晓松、林中阳等多位著名艺术家出席了展览。
曹文忠在展览现场介绍了作品。刘摄
梁雪芳在现场讲解刺绣技巧。周伟的照片
感受跨界艺术的深邃
此次展览的亮点之一是水墨与刺绣的跨界融合,这是曹文忠与梁雪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创新合作。曹文忠创作的九幅水墨名作,完全可以在梁雪芳精湛的技艺和精湛的刺绣形式的演绎下呈现出来。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钦佩他们的深厚造诣。
每幅画都是有意的,每一针每一线都传达着情感。水墨画通过笔墨的丰富情感,以线条的粗细描绘艺术精神。刺绣遵循载体的特性,通过丝线的转动,展现变化的光泽,诠释灵动之美。不同的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但相通的是美的品质和生命与心灵的表达。没有精心的装饰,退货的国画和刺绣的本体语言,一起,他们创造了一个难忘的工作。
《这无粉尘的乡村自由的水和天》(刺绣作品)作者:曹文忠梁雪芳(刺绣稿源于曹文忠的国画作品)
北京画院一级画家郭石夫对此次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中国画是一种笔的艺术,它蕴含着文人的情怀,绽放着璀璨的精神之美!画家需要思想和文化的支持。曹文忠的作品充分体现了绘画的品格、精神和内涵。刺绣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与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无疑是艺术道路上的一次积极探索,值得发展!此次展览对于表达中国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意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乐成说,作为中国艺术家的骄傲,梁雪芳的作品五年前就被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与曹文忠的这种合作让人眼前一亮!曹文忠的《兰花》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对水墨的精神和意义进行了新的诠释。梁雪芳通过刺绣语言赋予它新的内涵。左手是水墨画,右手是刺绣,给艺术一种全新的视觉表达。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孟祥顺看完展览后感慨地说,曹文忠的国画和梁雪芳的刺绣技艺是天作之合,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曹文忠的写意情怀和梁雪芳精妙绝伦的针法,呈现出水墨与刺绣相结合的美。整体表现新颖、深刻、富有时代感。
《翅膀与灵魂》(刺绣作品)作者:曹文忠梁雪芳(刺绣稿源于曹文忠的国画作品)
从水墨画看兰花的优雅
在本次展览中,曹文忠创作的21幅以兰花为主体的国画,生动地展示了兰花的姿态和魅力,如兰花的绝壁,孤独的兰花的高亢的春天,丛澜的悠悠摇曳。诗意的名字,如“香山高崖”和“一卷新的萃取物和半壶泉水”,也给绘画增添了不同的含义。诗画相得益彰,展现了创作者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意境深远,简单明了,意味深长,朴实无华。“在外面形成,在里面发送。”正如曹文忠所说:“画家应该给画的对象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格,一个高标准和广阔的性格,一个鲜明和丰富的性格。”
《笔即题画诗》(中国画作品)作者:曹文忠
《野花与草的案例》(中国画作品)作者:曹文忠
作家胡这样评价道:曹文忠先生的绘画往往凝练笔墨,捕捉一景一物,既有对自然物象的直观体验,又有发自内心的深情。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和陶、叶的熏陶下,他的作品具有突出的人文情怀和精神气度。
《甜味高崖》(中国画作品)作者:曹文忠
从刺绣中领略荷花的高贵
与此同时,梁雪芳的四组荷花主题刺绣品也在展出。莲花是梁雪芳最喜欢的科目。梁雪芳用针代替笔,准确地将荷花以苏绣的形式表现出来,既像实物,又像绘画,既真实又虚幻。简单而冷漠的魅力和美丽的莲花绽放在眼前,让我的心沉默。生命周期的自然衰竭表现在平方英寸的丝绸和普通的手工针下。起初,它朴实无华,后来它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成千上万根针和成千上万条线是深深扎根于其中的独创性。
"刺绣是青春,刺绣是表达,刺绣是生活."这是梁雪芳对刺绣的理解。“一公里是无尽的。作为一名刺绣师,我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融入到一件作品中,而那件刺绣作品是鲜活的。谁拥有这样的作品,谁就拥有作者的青春。”
下午,来自各行各业的300多名艺术爱好者观看了展览。据报道,这次艺术展将持续到11月12日。
曹文忠,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副社长,新华社书画院副院长,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多次在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上发表,并在国内外书画展览中获奖。2016年举办曹文忠花鸟展,2019年出版诗集《十八兰花》。
梁雪芳,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刺绣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海事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
(记者王伟)
来源:烟台新闻
标题:“墨韵丝语——水墨与刺绣的对话”曹文忠·梁雪芳艺术双人展举行
地址:http://www.yccyxh.org/ytxw/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