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95字,读完约6分钟
近日,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应急管理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认定2022年度山东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成果的通知》,中建筑港集团淄川产业园项目团队经过评选,顺利获评山东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荣誉。
淄川产业园项目团队现有26人,平均年龄27岁,35周岁以下青年员工占比84%。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努力,离不开他们视安全为使命的态度和“零事故”的决心。
年轻的“老人”是骨干
5月16日,中建筑港淄川产业园项目建设工地一派忙碌的景象。30余名工人、10余套大型设备同时作业,综合楼室内外装饰装修进入关键时期。几位年轻人正在现场进行安全“查保促”。
领头的是34岁的陈桂仁,有着10余年的从业经验的他已经是公司的“老人”了,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优秀的业绩,他成长为公司的骨干,也是该项目的带头人,陈桂仁每周都会带领由一线作业人员、青年骨干、管理人员组成的队伍进行现场安全检查。
“木料堆放区未配备充足灭火器往往可能发生火灾隐患,大家可不能有侥幸心理,不能只求速度不顾安全。”陈桂仁又补充道,“大家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反馈,并第一时间整改。”
中建筑港淄川产业园项目团队将隐患排查、监督落实列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人的“老到”立大功
郑子良在安全巡查中发现一处配电箱内线路接头仅由两个导片衔接,过度使用容易发热脱落造成短路,一是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影响工程进度,他果断与施工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刚开始电工师傅不以为意,觉得一直这样使用也没出问题,但执着的郑子良联系仓管找来合适的插头,现场督促电工更换结束才罢休。“当我还是一名新员工的时候,项目就安排我进行安全轮岗。只有自己懂安全了才能保障安全、管理安全生产。”郑子良
庞辉也是一名新职工,经常深入一线的他已经变得经验老到。他多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上报问题,促使安全隐患得以第一时间解决。在一次排查中,他发现A6厂房一处电梯井安全防护缺失,立即暂停了该电梯的使用。经汇报,项目负责人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提出了整改计划,用了不到一个小时,隐患排除了。后来,为了避免此类隐患,项目对所有电梯井防护进行了排查和加固。
据了解,2022年中建筑港淄川产业园项目共组织开展安全知识培训、警示教育、技能培训等活动共计176场次,培训1166人次,完善制度10余项。正是这些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和教育,让新人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并将安全施工变成自觉地行动。人人都是安全施工分析员,人人争获月度表彰卡,全体员工主动参加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安全氛围。
“现在我们成了标兵,既是鼓励,更是压力和动力,我们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一心扑在安全上,为项目施工安全护航。”
技术的“大拿”出奇效
中建筑港淄川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68000平方米,2021年3月正式开工,预计2023年7月底前完工。工期紧,任务重,单纯凭借人防难免产生反复和遗漏。动态模拟、安全评估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成了安全施工最好的补充。
项目副经理李明博是位技术骨干,人称“技术大拿”,他参与编写了《一种电梯井洞口防护门》,并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这项专利在我们项目建设中应用十分广泛。在施工中,我因发现电梯井洞口防护固定不便的问题,受到启发后进行探索,最终编写了这一成果,不仅有效的降低了施工成本,还进一步增加了安全保障”,李明博介绍说。
淄川产业园项目建筑体量大,施工难度、安全管控难度大。安全技术研发与项目建设相伴相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用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绝不“凑合”。“比如用BIM技术开展可视化安全技术交底,对现场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对施工构件进行碰撞检查,对施工工艺进行动态模拟,对危大及超危大工程进行分析论证……”谈到安全技术,李明博如数家珍。
在他的带领下,项目团队不仅仅是冲在一线的安全员,也是可在幕后运用技术保障工地安全的技术员。技术骨干们敢为人先、勤于探索,《钢结构基础地脚螺栓定位施工工法》及《后置式全栓接石材幕墙施工方法》2篇工法,《一种横装板吊装夹具》、《一种建筑室内材料提升装置》、《一种混凝土泵车输送管控制阀》3项专利等科研项目的落地,成为推动现场安全施工的技术保障。
有着技术大拿、业务骨干、老到新兵,这一系列精兵强将的加持,这支年轻的团队不断在施工安全的道路上探索创新。在他们的督促和带动下,工地人人都是安全员,正如建筑技艺永无止境一样,安全也永远在路上。
“我们会始终绷紧安全弦,保持零事故纪录。”陈桂仁说,中建筑港淄川产业园项目团队将擦亮“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这一品牌,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安全关,引导全体员工以工匠精神严守安全,全力保障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通讯员:刘洪玲)
来源:烟台新闻
标题: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淄川产业园项目团队安全生产纪实
地址:http://www.yccyxh.org/ycsy/42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