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6字,读完约3分钟
捡老人好好工作,啃捡的馒头补习
“刘盛兰以前吸引了一家公司看大门,下岗后,在镇上租了两个小房间,捡破烂为生。 》招远蚕庄镇柳行村支部书记刘淑亮告诉记者,老人在报纸上看到很多学生没有上学的钱,就纷纷把存下来的钱汇给全国各地百余名贫困学生。
刘淑亮介绍说,刘盛兰没有其他收入,每天去村里的垃圾箱和村里的市场捡瓶子和罐子等破烂的卖,卖的钱不能吃也不能穿,都补课了。
“老人每天吃的是从市垃圾场捡来的馒头、破菜叶、烂水果”刘淑亮说:“老人好几年没添新衣服了。 看到有困难的孩子不能上学,拿出积蓄,有时捐款会达到数千元。 ”。
与刘盛兰的情况相比,村子向他申请了五保户。 当地政府每年除了给老人3800元的补助外,还每月拿出200元的特别金和物品去家里看望。 但是老人为了基本生活只剩下一小部分钱,剩下的都捐了。
捐赠的总是一角一元存的零钱。
“我2005年认识了刘盛兰爷爷。 当时他是个83岁的老人,总是骑着旧自行车跑十几英里去邮局给全国各地的学子寄钱寄信。 ”。 远蚕庄镇邮局的送货员在书光上告诉记者,刘盛兰被寒冷贫困的援助困扰的学子的事迹深深感动,经常给老人发邮件和汇款,帮助老人读书和写信。
驻书光说,当时刘盛兰老人住的茅草屋是泥院子,堆满了捡来的废品,室内没有冰箱和电视。 “除了去垃圾箱、市里捡废瓶、破纸箱外,老人还用剪刀把捡到的破衣切成布块,另一针用线缝成布块,以每斤几美分的价格卖给镇上的汽车钢盖工厂擦机器。 兑换的钱也不是自己用的,都捐了。 ”。
书光给老人送钱时,老人经常从存钱罐里拿出一毛钱,发现这些钱都是他用年迈的脚步从市场垃圾堆里“捡起”回来的。 经过书光之手发到全国各地的救济金达100多件,汇款单充足,总额达56万元。
老人说:“钱不重要,人才是无价之宝。”
“过去,刘盛兰生病后也不惜花钱去医院治疗,一感冒就自己在家扛。 有时生病了,他给两个侄子刘建喜、刘建岳或侄子李好顺打电话,让他们帮药店买药。 ”。 柳行村刘盛兰老旁边的张鸣祥对记者说。
另一位老邻居王日祥介绍说,刘盛兰捡了一个穷学子,生活确实艰苦,邻居和他侄子们看不见,经常做饭、包子、饺子送老人改善生活。
“老人捡捐款的助学引起社会关注后,社会各界为他提供了很多帮助。 招远供电部门为老人免费改造电路,招远联通向老人赠送手机使话费共存,山东河西黄金集团向老人赠送32英寸液晶彩电,烟台慈善总是捐赠他棉袄。 之后,蚕庄镇政府和柳杭村委会筹集了5万元,在柳杭村为老人买了100多平方公里的院子。 」刘盛兰老人的侄子刘建喜说,政府、公司、社会热心的人捐赠了很多善款和物品改善老人的生活,但老人平时不舍得吃也不舍得用,不保存就捐赠了。
老人经常说,钱不重要,人才是无价之宝。
来源:烟台新闻
标题:热点:刘盛兰18年捐助百余贫困生:钱不重要 人才是无价宝
地址:http://www.yccyxh.org/ytxw/14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