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8字,读完约5分钟

编辑: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突出地位,多次提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大致,公平大致,各自的能力大致,与国际社会一起积极应对全球变暖。

在国务院信息办公室2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指出,中国已经在五省八市开展低碳考试,考试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在北京、上海等7个省市开始了碳排放权交易试验,探索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 今年的碳强度(每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5%以上。 将来,中国将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为保护世界生态做出中国应尽的贡献。

热点:十八大热点:今年我国碳强度至少下降3.5%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八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八次缔约方会议将于本月26日在卡塔尔多哈开幕。

国务院信息办公室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2012年度报告》,全面介绍了中国为缓和和适应气候变化而采取的重大政策措施。

解振华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根据条约和过去缔约方会议的要求,我们认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进展。 2006年,中国提出了2010年国内总产值能源消费量比2005年下降20%左右的制约性指标。 2007年,在快速发展中国家中,我们首次制定和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2009年,全世界承诺了以年为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到45%的行动目标。

热点:十八大热点:今年我国碳强度至少下降3.5%

经过艰苦努力,“十一五”期间中国每gdp能源消耗量减少了19.1%,实现了“十一五”的明确目标。 去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规定,“十二五”期间,单位gdp的能源消费量为16%,碳强度(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7%,非化石能源的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7% 为了完成这些目标任务,国务院颁发了《十二五》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事业方案,各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积极行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迅速发展新能源

热点:十八大热点:今年我国碳强度至少下降3.5%

据解振华介绍,去年,全国能源消耗量将减少2.1%,今年的碳强度将下降3.5%以上。 农业、林业、水利、海洋、卫生、气象等行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五省八市开展低碳试验,试验范围进一步扩大。 北京、上海等7个省市开始了碳排放权交易试验,探索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 国家还制定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计划( 2011—年)》和《国家气候变化对策整体战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高层设计,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普及力度,使全社会广泛参与气候变化对策行动,这

热点:十八大热点:今年我国碳强度至少下降3.5%

发达国家通常在人均gdp从4万美元到5万美元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开始减少,在人均gdp只有4000美元时减少。

在回答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大国的问题时,解振华坦率地说,中国现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第一,国内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但增速比较快。 我们的人均排放量也相当于接近国际人均排放水平,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国内科学的迅速发展方面,中国确实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国际上,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有一个规律:随着经济的增长,二氧化碳的排放或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在增加。 当经济增长到一定水平时,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稳定的。 然后拐点出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又会下降。 中国现在正在爬坡的阶段。

热点:十八大热点:今年我国碳强度至少下降3.5%

据解振华介绍,纵观各国的排放状况,发达国家通常在人均GDP为4万美元到5万美元时,原则上的排放比较缓慢。 有些国家现在开始下降,但有些国家还在增长。 中国现在人均gdp在5000美元以上,人口多,排放总量多。 我们绝对不会沿袭发达国家以前传达的迅速发展方法,人均GDP达到5万美元后温室气体排放量就开始下降。 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人均gdp低于发达国家一半时会出现这个拐点吗? 只要我们努力,还是有可能实现。

热点:十八大热点:今年我国碳强度至少下降3.5%

解振华认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无限制地排放温室气体,中国绝对不是这样的。 我们需要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人均gdp只有4000美元时开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出降低碳强度的目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我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大体上,公平大体上和各自的能力大体上,在国内采取积极的措施,努力早日出现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高峰,与国际社会一起为实现我们明确的气候变化对策的目标而努力。

来源:烟台新闻

标题:热点:十八大热点:今年我国碳强度至少下降3.5%

地址:http://www.yccyxh.org/ytxw/1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