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072字,读完约15分钟
[摘要]现在,想给李讲一个新故事,希望用世界上最尖端的薄膜太阳能(000591)技术帮助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领先”。
1997年,伴随着亚洲金融风暴的肆虐(港股00662),并非亚洲首富的李嘉诚选择了北上,将房地产开发的重心从香港转移到了内地;与此同时,一个在北京辛勤工作多年的年轻人选择了南下,把他经营了几年赚来的8000万元全部投入到水电行业,这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最后,他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水电站。他的名字叫李,汉能的创始人。
李从来就不怕挑战难题,思考是出路的关键,而国家是其命运的基石。其他人避免了两次经济危机,但李准确地抓住了机会,创造了两个能源传奇。
他的创业故事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动荡历程。新能源产业作为中国“智力创造”的名片,经历了崛起和奋进,正迎来时代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时代的见证人,李认为是国家的力量使汉能强大:“民族运动是我的运气。”他坚信,企业家将从新时代得到更多的礼物,与中国一起成长的机会也会更多。
现在,李想要讲述一个新的故事,希望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薄膜太阳能技术来帮助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领先”。线索在于数万亿的移动能量。“到2022年底,汉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其影响力与苹果、微软和谷歌相当。”
凤起河源
1992年初春,年仅25岁的广东河源人李纵身一跃,跃入时代的洪流之中。
“当时交大(北京交大)也分配了,让我去广东铁路局,但我把名额给了我的同学。”李选择创业震惊了所有人。“坦白说,当时每个人都认为我不能成功。”
充满赚钱念头的李打算留在中关村(000931)。英雄们有一个很大的舞台可以创造,他们出售电子产品、玩具、矿泉水和其他生意。在过去的三四年里,李从向教授们借5万元钱起家,成为一个拥有数千万资产的“成功人士”。
李拿着钱,很着急。两个选择在他脑海中斗争。"你想买股票,还是买资产?"
这时,李接到中学同学的邀请,第一次回河源视察水电工程。再一次,站在我家乡的河边,当地对能源的需求震惊了这个在商界摸索多年的年轻人。1994年,李花1000多万元在河源故里东江买下一座装机容量为1500千瓦的小水电站,从此他的命运与清洁能源紧紧相连。
那一年,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中国三峡工程开工建设;那一年,一度被国有企业垄断的水电投资开始拥抱民营企业,华瑞集团(汉能集团的前身)的故事揭开了它的扉页。
据说是的水造就了李。河源三面环水。四年后,李带着几千万美元回到家乡河源,决定投资建设水电站。
“当时,公司检查了十几个项目,这是经济指标中最差的一个。”为汉能水电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汉能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刘起初并不看好这个项目,不仅是他,公司内部也有反对意见。
该电站一度平均投资0.7元,而当时电价仅为每千瓦时0.2元。这个项目看起来肯定要赔钱,李之前从来都不愿意投资。
然而,李看到了一个不同的未来:当时河源市人均用电量只有450度,而100多公里外的深圳市人均用电量已经超过3000度,甚至达到发达国家的4500度。河源作为港、澳、深的后花园,必须发展。“当别人乐观时,我们将一无所有。”
这样,安装了3万千瓦的牧婧水电站的第一台机组只用了20个月就投入生产。2002年,李等着的“风”来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电力短缺已经开始,中国22个省份已经切断了电力供应。电力突然成为中国社会的生命线。
“牧婧电站只是我们的一个起点。今后,我们将建设30万座甚至300万座水电站在电站的庆祝大会上,李讲得很精彩。不久,他又派刘和另一位副总裁到广西考察一个项目,然后是一个60万千瓦的常州水利水电工程。
“这是民营企业进入大江大河大水电垄断行业的最佳时机,机会难得。”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李的判断,即常州项目成为汉能赢得金沙江中游开发项目的平台。
摇钱树
河水汹涌澎湃。这里是长江的上游。因为河里的沙土是黄色的,所以它被命名为金沙江。李站在河边,胸怀大志。
2002年,中央统战部和中华全国工商联发起“光荣事业”,组织民营企业家到云南投资。李就是其中之一。当时,云南省计划建设800万千瓦水电站。
经过一番可行性调查,李决定吃一个大单子。他与云南省政府签署了一项协议,决定建设6个大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为1400万千瓦,总投资超过750亿元。
这种规模引发了大量的问题。当时,开发装机容量数百万的水电项目基本上是国家电力企业的专有特权。
吃了“蛋糕”就面临重新竞争。经过几场比赛,民营企业汉能最终只保留了下一个金水电站的开发权。但前提是,李的实力能经得起和汉能的考虑。
金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是葛洲坝(600068)的1.1倍,是三峡的1/6。“每个人都认为这是个玩笑。我们用中国的力量建造了葛洲坝。我们的项目比葛洲坝大。谁会相信私营企业能做到这一点呢?”汉能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冯殿波回忆说,当时参与决策的金高管大多反对,认为规模太大,难以实现。
李没有理会,转过头,发布了一个军事命令:这条河在2005年底左右被切断。否则,金的项目仍可能被国有电力公司“切断”。40多亿元的初始投资也将冲击水漂。
在这次动员大会上,刘任命为金工程总指挥。他不能失败,他没有退路。
经过多方努力,不守规矩的金沙江被成功拦截,金安大桥进入施工高峰期。
“大型施工车辆不停地进进出出,专业工程队拿着铁锹和铁锹蹲在深谷里,以近乎原始的毅力坚守施工现场。”冯殿波说,在高峰时,有多达10,000人在施工现场工作,工作面长达10多公里。
为了应付高峰期每天1000万元的投资,汉能不得不一个接一个地出售前几年建成的高质量、效益好的电站。更大的考验就在前方。2008年,投入巨资的金项目被提交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审批,被定性为未经批准的非法项目。同年8月,各大银行接到银监会暂停对金水电站贷款的通知。
"我们的资本流动突然中断,这是一场灾难。"冯殿波当时负责筹集资金。“20%的资金已经投入,而银行贷款已经形成了一条分流隧道,成为固定资产。一旦工作停止,退出和重新进入的成本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此期间,冯殿波四处奔波,寻找各大银行之间的突破口,终于在老东家中信银行(601998,股票咨询)(港股00998)率先打开局面。
冯殿波表示:“当时,中信银行总行负责风险的行长带领一个团队前往云南,在与省发改委沟通后,他决定在关键时刻支持汉能。”“中信银行不仅延长了贷款期限,还增加了贷款额度。他们带头,我去一个接一个地修理其他银行(续贷)。”
从此,这种坚韧开始磨砺汉族人的气质。历时8年10年建成的金水电站终于在2011年3月27日实现了一期并网发电。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水电站。这台“印刷机”带来了最低的成本和最可持续的现金流,也是汉能集团至今的核心资产。
第二条曲线
“经过金安桥,我们就不能得到大的水电资源。下一步我们应该做什么?“金批准后的一天,当汉能集团的五名高管在昌平会面时,冯殿波开了个玩笑。“你还做什么?一天超过一千万。你不能每天躺着花钱。”
李嘲笑冯殿波“没有理想,没有抱负”,他已经在积极寻找“第二条曲线”。汉能集团副总裁王俊娟当时只是公司投资发展部的总经理。当时,当我从水利部搬到汉能王俊娟时,我每天都背着老板的钱包,到处寻找各种投资资源。
有一件事让王俊娟印象特别深刻。她在内蒙古得到了一个火力发电项目,当地政府也承诺给储量2亿吨的煤矿作为配套设施。当李把这个项目报告给时,给了她一个教训:“要学会做减法,与后代争夺资源的火电和煤矿是做不到的。”
这时候,李已经决定做光伏了。2006年当选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后,李发现很多企业都在做光伏。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从3-4元降到了5美分,李看到了能源发展的未来。
2009年,汉能转型升级之年,李宣布将进入薄膜太阳能光伏领域。从此,“薄膜太阳能改变世界”成了李的口头禅和坚定信念。
但在此之前,所有的声音都反对它。冯殿波再次带头站起来,说服李他看不到未来的薄膜。“尚德在石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厂。你知道史博士研究什么吗?是电影。他不拍电影。”
当时,晶体硅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其市场份额超过90%。然而,薄膜的各个方面还不清楚,技术成熟度也不高。
在汉能,举办了一个研讨会来证明这一点。汉能金融负责人冯殿波在六七十人的会议上准备了十个问题。然而,当他谈到反对发展薄膜的第四个问题时,李把他“炮轰”了下去。
“当时,薄膜太阳能技术在转化率和成本方面没有优势。而且,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资金门槛很高。因此,每个人都认为我在做概念,在玩虚拟,整个世界都在嘲笑我。”李对的记忆依然记忆犹新,但他再次做出了决定,拒绝了反对意见。
李,一个科学和工程的人,从一个迷宫的角度看薄膜的未来发展。薄膜太阳能轻、薄、灵活,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肯定会超过晶体硅。
“老板经常说一句话。人们经常高估1-2年内的变化。他们看到自己在过去的两年里赚了钱,但他们没有看到5-10年的变化。”“老板一开始就来和大家统一思想。如果他不能统一,他会下定决心。”
快速上升或指官方职业。
在确定了主渠道之后,李从一开始,就决定不走弯路,而是直接走到核心问题上来——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太阳能薄膜技术,这是最快也是最准确的。
“当时,中国的一些研究机构,如南开大学,正在研究薄膜,但一流的技术和高转换效率的技术都在国外,在欧洲和美国,以及日本。”冯殿波陪同李对全球700多家铜、铟、镓、硒重点企业进行了筛选,并从中选出最佳企业进行调研。
从2012年到2014年,汉能先后收购了四家薄膜太阳能企业,即德国的solibro、美国的miasolé、全球太阳能和alta器件,其技术方向涵盖了两条主线:Cu、InGaSe和GaAs。这一系列在教科书层面上的持续跨国并购使汉能掌握了世界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
“薄膜技术如此之好,未来前景如此之好,难道德国人和美国人看不出来吗?我以前投资过这么多钱,如果我不投票,我就不投票。”冯殿波后来想通了。汉能很幸运地赶上美国人发现页岩气,只是忽略了高科技薄膜太阳能的投资。“如果是今天,这些公司可能收不到。”
李并没有因此而放慢脚步。汉能先后在北京、四川、江苏、硅谷、德国、瑞典等地建立了八个R&D中心,形成了全球联动的技术R&D体系,建立了全球协同创新机制。
汉能的全球技术整合后,这些曾经陈旧过时的公司共享了技术。汉能几条技术路线的转换率正在稳步上升,不断刷新之前的纪录。截至2018年12月31日,汉能已申请了1万多项专利,授予了2100多项专利。。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港股0566)副总裁徐小华表示:“在麦肯锡发布的中美技术差距雷达图中,中国只有一项技术完全超过美国,那就是太阳能技术。”多年来,汉能薄膜太阳能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不久前,世界三大可再生能源研究机构之一的德国弗劳恩霍夫能源公司(fraunhofer ise)认证称,阿尔塔GaAs薄膜单结电池的转换效率达到29.1%,这是自6月份创造28.9%的转换效率以来的第二次更新
目前,汉能在砷化镓电池领域保持了多项全球领先水平,如双结电池(31.6%)、单结电池(29.1%)和量产组件(25.1%),进一步确立了其在高效太阳能薄膜电池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
在这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祝福下,汉能正努力发挥整个产业链的优势,在设备市场和民用市场上同步前进。如果我们说在过去的八年里,他们将使薄膜太阳能产业从0到1,然后,从1到100到无穷大。
前向背景颜色
但是命运又一次捉弄了李。
2015年5月20日,空的一次恶意行为导致汉能薄膜发电陷入瘫痪。仅在20分钟内,这只股票就暴跌了47%,1000亿元的市值在短时间内“化为乌有”。在此之前,汉能薄膜发电是一只超级牛股,其股价每年翻几番,市值超过3100亿港元,几乎相当于李嘉诚的长江实业。
接下来是一部三年半的停播剧。灾难发生后,李也有所反映。
"汉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李河君公开表示“感谢那些做/做《きだよ0/"several时报》的人,并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此前相对封闭的汉能已逐渐走向开放和透明。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变化,如向移动能源的战略转型、业务经营战略的重点调整、股权开放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等。
汉王、汉墙、汉伞等产品的研发是“聚焦”战略调整的具体体现。“什么是好产品,汉王等。,第一是产品供不应求,第二是定价权。”李总结道。
这也是汉能薄膜发电三年多来再次迎来辉煌时刻的关键原因。2018年8月30日,汉能薄膜发电用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回答了“5·20”事件后的各种提问。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达到204.15亿港元,同比增长约615%,净利润为73.29亿港元,同比增长30倍,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半年业绩纪录。
目前,李正在规划汉能的未来。在当前政府要求a股回归的趋势下,他锁定了汉能薄膜发电的发展关键词:私有化、回归a股。
在汉能位于奥森公园的总部,李的办公室充满阳光。黄石公苏舒的巨幅书法挂在室内。当兴高采烈地交谈时,他会用带有广东口音的普通话为来访者逐字逐句地朗读:“如果你到时候去,你就能达到部长的职位;如果你有机会搬家,你可以成为一个杰作。”
在一场人类能源利用的终极革命中,也就是不亚于互联网的革命中,李思考着中国能源的未来,正在利用更轻更可移动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在移动能源领域创造新的游戏规则。
科幻电影中的“黑色技术”正在成为现实。
奥德修斯,一架翼展为243英尺(74米)的太阳能平流层无人飞行器,静静地停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东北部的一个停机坪上,它很快就会飞向天空。
波音公司的设计者奥罗拉给了奥德修斯一个强有力的操作——奥德修斯只能依靠太阳无限期地有效飞行,并且在今天的持续太阳能导航空.中拥有最大的有效载荷能力
秘密是什么?数以千计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覆盖在奥德修斯的机翼表面、尾翼边缘和垂直尾翼上,其后是汉能的子公司美国的阿尔塔设备公司(alta devices)。
无人机领域的突破只是汉能尖端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汉能阿尔塔甚至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携手合作,在international/きだよ 0号空间站着陆,包括为立方体卫星提供动力。
围绕住房和交通两大领域,汉能已经规划了5大类14种产品,并按照ipd流程管理产品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他们先后推出了中国瓷砖、中国包、中国纸、中国伞、中国墙等新产品。
此前,在“大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汉能和汉王入选“大国气象——繁荣中国企业”栏目。从秦篆汉王到科技汉王,汉能正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能源发展,以此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许多“奇迹”已经实现,李终于有信心说“汉能,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是汉能的培训项目之一。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汉能著名的“十八条训练”中,只有两项训练从未改变,一项是“汉能,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另一个是“汉能,因为祖国强大”。
来源:烟台新闻
标题:汉能李河君:一个时代的“追梦人”
地址:http://www.yccyxh.org/ytxw/6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