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033字,读完约13分钟
2018年1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教授出席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和《人民日报》全球人物杂志联合主办的《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走向未来》第二次出版仪式,并在会上致辞。
吴晓求副主席指出,以金融技术为代表的金融创新是中国金融崛起的新路径。底层技术的升级使中国金融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这与市场驱动的传统发展路径有着根本的不同。金融创新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吴晓求副行长还就金融技术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在新的金融模式下,金融监管应准确识别风险点,但不是消除风险,而是在宽容和创新的基础上确保风险趋同,并保持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发生的底线。
副总统吴晓求发表了讲话
以下是这次演讲的记录:
技术带来了金融技术的变化、机遇和挑战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金融进入了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金融技术有自己非常广阔的空空间。2016年3月,金融稳定委员会将“金融技术”定义为通过技术手段促进金融创新,形成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具有重大影响的业务模式、技术应用、流程和产品。金融技术的基础技术支持主要包括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这些构成了金融技术基础的平台。事实上,金融业确实已经进入了一个大爆炸的时代,它从来没有进入过像今天这样快速变化的时代。最重要的变化是它的结构变化,也就是业务格式的变化。金融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603883),每个人都可以自己理解金融。有人认为金融主要提供一种融资服务,有人认为金融主要提供一种支付服务,有人认为金融主要提供财富管理,有人认为金融主要提供一种跨时间的空风险配置。这些构成了现代金融的内涵。任何单一的定义都是不完整的。现代金融应该说是这四种功能的集合,而信息收集和整合是金融非常重要的功能。
事实上,这些功能在科学技术不太发达的时候就存在了,但是力量很小,而且有一些物理限制。然而,当上述基础技术不断被植入金融系统时,金融的dna开始发生变化。这种说法有科幻的味道,但事实上,想从事现代金融的人如果没有科幻感,可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科技对中国金融的影响应该大大超过其他国家,这可能与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低、中国金融相对垄断或中国金融规模大有关。就金融总量而言,我们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但科技对金融的渗透是显而易见的,我个人认为比美国更深,将来会有更大的变化。如果我们的金融能够在未来发挥主导作用,我认为这与这些覆盖技术在不同领域的渗透密切相关。
与金融技术相关的挑战
在现代社会,想象力非常重要,因为科学技术给空带来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这种代表未来的想象力。因为它离泡沫和欺诈只有一步之遥。许多人看不清楚这一步,所以他们把它等同于泡沫和欺诈。当然,以高科技为幌子的欺诈时有发生,而且技术水平越高,就越难识别。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因为难以观察和识别高科技欺诈,就阻止或抑制高科技引发的金融变革。它需要对金融有深刻的见解和非常深厚的金融理论基础。因为他们只有一步之遥。
在现实中,一些不适当的措施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本来有些东西是很好的,但是在它的旁边,有一些不是很好的东西,离它只有一步之遥,他们经常被弄糊涂。中国社会有很多穿背心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别这些东西,所以我们需要仔细识别它们,尤其是我们的决策部门,特别是金融监管部门,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些变化。否则,中国金融从另一个新领域崛起的可能性将会降低。
创新带来发展——中国金融崛起的两条路径
历史悠久的传统发展道路
从传统路径超越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并非不可能,但这需要时间和巨大的努力。例如,如果没有新技术的干预,我们的传统金融结构和传统金融体系可能需要很长时间(20 -50年)才能超过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的力量可以改变传统的金融结构,市场是改变传统金融体系和金融结构的第一推动力。市场力量极大地改变了中国金融的产品结构和资产结构。基于资产结构的变化,整个中国金融体系的功能发生了变化,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会发生结构性变化,一些间接融资可以直接转化为直接融资。然而,“间接融资”一词现在并不完全准确,因为金融的功能不仅是融资,而且是跨越时间空.的风险分配它通过各种复杂的产品来完成增加社会不确定性的风险分配。许多人对相对复杂的产品持怀疑态度,说它们是自欺欺人,我非常不同意,因为这种理解仍然停留在金融是提供贷款的理解上。风险转移是金融的核心功能,也是金融的本质。
因此,市场可以推动金融结构和制度的改革,从而完成一个国家金融职能的转变。所谓的“金融去煤”就是这个意思。去中介化主要取决于市场的力量。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金融中介是不可清洗的,中介的存在是现实的,但金融活动不能过分依赖中介。与中介机构相邻的是非中介市场,它对传统的金融中介机构提出了挑战。人们可以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基于对风险的不同容忍度和对风险的不同理解,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分配利益和风险。这是传统金融结构的演变。通过这种金融结构的演变,我们可以在继续前进中不断取得进展,但会相对缓慢。
金融基础技术的根本变化带来了金融的深刻变化
近年来,金融体系正面临着类似dna的变化。一种新的芯片已经植入金融系统。这种芯片效率很高,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超过了市场的影响力。这个芯片是金融基础技术的改变。底层技术将对中介和市场的同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它们下面建立一个新的基础。尽管这个新的基础不会对金融中心(金融服务提供者和金融服务消费者)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它将对中间产品和结构产生巨大的变化。
最初通过市场完成的中间过程的变化简单明了:一面是资金的盈余面,另一面是资金的稀缺面,中间是一个转移过程,这是显而易见的。后来,中介逐渐被市场所取代,脱媒挑战了传统的融资方式,形成了一个四边形结构,沿着两小时机制完成了从储蓄到投资的转变。这种四边形的金融结构在各国金融中有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的是,四边的长度和角度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金融体系。例如,在美国金融体系中,市场是强大的,中介方是相对狭窄的,这是一个畸形的四边形。在中国,中介作用仍然巨大,市场力量不断增强,尚未形成均衡的四边形。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四边形国家,各国形成了不同的金融体系。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与金融密切相关的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和虚拟现实。一条新的跑道已经铺设在金融的底部,它正在侵蚀这些东西(中介和市场)。在最极端的意义上,当这些技术在理论上达到极端时,市场和中介是不必要的,因为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空可以直接完成这些交易。我说这是一个纯粹的状态。当然,现实中需要一些辅助手段。
我想说的是,因为基础技术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金融变化变得非常快,对大多数人来说变得不可理解。事实上,真正的创新只是少数人的事情,那些能看到未来的人也是少数人。他们知道未来是什么,所以他们坚定地朝着未来的方向前进。即使今天的未来看起来如此脆弱,遇到的困难如此巨大,他们的信念也非常坚定,因为他们知道这就是未来。
主导产业发展是金融技术的一大价值
当然,在任何变化中,金融都应该完成三个基本功能,即融资、理财、支付和清算。其实质是一种跨期风险分配。只有在使用了不同的工具之后,效率才会不同,风险识别才会不同,而且三者的比例也会发生变化。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安排时,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下,商业银行一般不为起步很早、实力较弱的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也不知道这些企业的前景如何。为什么传统金融不能促进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因为传统金融可以保护传统产业,所以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产业形态、资产负债结构和风险识别。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未来是不确定的。新财务模式出现后,新财务非常偏袒高科技企业,因为财务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但它不喜欢那些非常成熟的企业。为什么?因为他们太成熟了,没有未来。这种对未来财务形式的担忧是由于引入了底层技术,这使得价值体系发生了变化,并转变为新的东西。
为什么美国经济和科技产业能够迅速发展并成为这个国家的主流产业?应该说,它与金融变革和金融价值观的转变密切相关。美国的金融创新非常迅速,有无数的资本形式在孵化高科技企业。财务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有利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不断创新、工业的不断进步和工业更新的不断加快。它能让这个国家不断变化。这就是金融技术的巨大价值。
创新带来新的风险,也是未来金融技术监管的重点
宽容监管孕育新的金融模式
然而,以上只是理论上的讨论。现实中,新的金融形式仍然很少,而现实中的强大力量是传统金融。这并不是说传统金融没有合理因素,它有许多合理因素,但它的合理因素在不断减少。起初,它是90%合理的,但慢慢下降到80%,因为它将被其他新事物所取代。还有一个不理解的过程。新事物的出现往往被各方所阻挠。这就要求相关监管部门和政府部门了解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事实上,没有政策的支持,新的金融模式很难出现,但它最终会出现,但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因为新事物迟早会突破约束。如果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监管,一个理解金融未来的监管,它将让新事物发展得更快。这是一个学位问题。如果监管过于宽松,一步之遥的人旁边的马甲会疯狂生长。因此,现代金融监管绝对是一门艺术,它需要高超的艺术,对金融未来的深刻把握,以及对科技如何改变金融的特殊理解。
坦率地说,我个人对周小川主席有很高的评价。我从他的许多演讲中看到了他对这一新事物的理解,我认为他的理解是相对先进的。中央银行成立数字现金研究所,标志着中央银行正在跟踪整个金融技术的变化。事实上,中国的金融现在已经取得了如此大的进步,科技对金融的渗透也有如此大的影响,我认为这与过去相对宽松或宽容的监管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我个人的价值取向来看,我喜欢相对宽容的监管政策。只有在相对宽容的环境中,社会才会多元化,才会充满活力。从监督的角度来看,我也支持相对宽容的监督,这意味着人们应该实践它。练习是学习我们不太了解的新事物的最好方法。练习后,监督人员会随时跟进,看看新练习和以前的练习有什么不同。由于金融监管最重要的关注点是风险,新金融格式的风险特征与风险形成过程有什么区别?这是监管当局在宽容监管之后应该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它的形式和基因已经改变,风险看起来和传统金融一样,但事实上有根本的不同。正如n7h9禽流感的症状与传统感冒的症状几乎一样,它们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在早期阶段没有区别,治疗方法实际上完全不同。新金融行业也有感冒,但他的感冒不是普通感冒,是n7h9。
风险趋同是金融监管的最佳目标
监管的目标不是消除风险。有些人认为监管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这是不可能的。金融总是有风险的。如何消除金融风险?不能被摧毁。监管的目标是防止风险扩散,防止个体风险形成系统性风险,将可能出现的风险控制在收敛状态,而不是发散或无限扩散,最终导致金融危机。
因此,基于上述新的金融格式所创造的潜在技术,监管部门应该认真研究这些新的金融格式的风险点,而不是看着文本去创造意义。监管不能消除风险,因为它扼杀创新。监管的重点是制定一套规则,以防止风险相互传染,并在风险出现时尽快收敛,这是监管的最佳状态。
坚守底线,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
科技越发达,就越难区分金融技术的真假。因此,调整监管理念非常重要。我真的不喜欢体育监督。最近,我听到很多人抱怨现在什么也做不了,我有时会反思。中国金融的巨大进步来自创新。没有创新,中国的金融怎么会是今天?中国的金融仍然需要系统而全面的思考,理性思考比单纯的看文本创造意义的思考更重要,尤其是在金融领域,需要非常细致的理论思考,不能看文本创造意义。现在我们也在研究金融危机、金融风险等。如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未来的一个重大命题。秘书长之所以提议保持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一定是出于他的担忧。思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来源、归宿、机制和解决方案仍然是一个伟大的命题。美国的经验可以借鉴吗?东南亚国家的教训能被吸收吗?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的经济发展和不同的资金来源,问题非常复杂。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重大的金融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这也是金融界的任务。
最后,我相信中国的金融未来只有通过创新和改革开放才能有未来,对此我深信不疑。
来源:烟台新闻
标题:吴晓求:金融监管应准确识别风险点 但不是消灭风险
地址:http://www.yccyxh.org/ytxw/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