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01字,读完约8分钟
金融经济史,思路清晰,思路清晰。在金融和经济的历史和现实之间,有许多似曾相识的故事,也有许多穿越时间空.的细节将这些旧新闻揉成点心,不仅是为了娱乐,也是为了回味。-四海日落
新年刚过,一条“刘寻祖”的消息就引爆了朋友圈。对此,有网友表示,董哥此举是为了寻根寻祖,荣耀祖先!也有人打趣道:一大批刘族人已经在去找董哥的路上了。
不过,东哥可以放心了,你不是一个人在寻找祖先的路上战斗!古往今来,寻找祖先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时还是一门生意。
姓的优点:我姓刘,是免税的。
姓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夏、商、周三代,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姓氏,这个姓氏最初是作为贵族的象征出现的。最早的姓氏大多与三皇五帝直接相关。这些贵族的姓氏代代相传,有专门的历史学家记录他们的出身、年龄、祖籍等。几代人的继承关系和贵族身份都不会混乱,姓和姓是两回事。所谓“男人叫姓,女人叫姓。”
至于普通平民,既没有姓也没有姓,只有一个名字。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忽略了姓氏的学习规则。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天下时,人人都是大秦的臣民,没有贵族。姓和姓没有区别,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姓。例如,汉高祖刘邦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曾祖父以上的祖先的名字无法核实,更不用说他的家谱了。司马迁在《史记》中也直接称刘邦为“刘姓”,这有追溯其姓氏的渊源。可以说,自汉代以来,姓氏与姓氏相统一的姓氏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然而,尽管刘邦不是贵族,他对刘家的感情才刚刚开始。他不仅让他的亲戚和孩子享有选举权,还免除了他家乡的税收负担。当他的儿子汉文帝到达时,进一步规定世界上没有一个姓刘的人必须纳税。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刘的姓氏从秦朝的一个小姓氏发展到了汉末的十多万。现在你可以明白为什么刘备卖草鞋就能成就大事了。人们有免税的优势。如果把这个政策留到现在,我们的老板每分钟都要压倒马、李等等。
大多数刘氏宗谱都承认刘邦是汉高祖
学习寻找祖先:家谱
当然,给与皇帝同名的人免税是不够的,也不能激起其他富裕家庭的热情。魏晋南北朝时期,士绅掌握了各种权利,等级森严。为了区分士绅与普通家庭,杜绝冒名顶替,从东晋开始,国家就专门组织专家编纂士绅族谱,并由专人定稿和监督后藏于政府。这些文件被称为家谱,也称为书,这是最早的家谱。
家谱有什么用?它具有法律效力,政府有必要选拔官员并与人通婚。例如,在选择某个人才之前,有必要检查该人才是否是以火葬方式出生的。士绅有可能成为高官,“上品无寒舍,下品无士绅”。家庭婚姻也应该查家谱,并且想嫁入一个富裕的家庭?对不起,但前提是“我是个富人”,绅士不会嫁给穷人。由于士绅有许多分支,而且高低不一,对这些谱系的研究和鉴定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称为谱系学。
研究家谱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叫做家谱
寻祖艺术:皇帝和李白,谁是真正的孙子?
本来,有了学者的家谱和宗谱,上层阶级的家谱传承就清晰了,一点也不混乱。然而,在唐初,当我们开始重建《儒林外史》时,出现了一个小问题。据历史学家陈寅恪考证,皇室原为赵(今河北省隆尧县)李的“破家”,后于北魏、北周、隋与匈奴、鲜卑等民族通婚。但是汤灿·田字如何承认他是一个破碎的家庭和混血儿呢?因此,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授意下,宗谱专家对《儒林外史》进行了艺术处理。李姓家谱由河北省和县李姓改为陇西李姓,属一等士绅之列,与汉代名将李光是同一个家族。他的直系祖先是十六国西凉开国君主李尧,甚至与思想家老子(李二)齐名。尊重老黎姿尔为“民族祖先”。
河北省隆尧县唐祖岭
为了保全面子,皇帝换了一条大腿来认他的祖先,其他人自然都忍不住耍些小花招。例如,伟大的诗人李白也在自述文件中说,他是李珏的第九个孙子。问题来了。根据官方声明,唐玄宗的李隆基是李珏的第11个孙子。他们相遇时,皇帝不是叫李白爷爷吗?好在李白是个聪明人,所谓的第九个孙子什么的,也就是私下里在朋友圈子里吹的,从来没有在皇帝面前提起过。因为他知道陇西李氏宗谱是假的,他的士族身份大多不可靠。李白的父亲是个商人,商人的子女在唐朝地位低下,甚至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皇帝的祖父不是在找烟吗?
后来的诗人吸取了教训,今天没有冒险去见皇帝,并认识到他们的祖先已经走了很远。比如,诗人白居易说,他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兵士,是杀神白起的后裔,与米月是一家人。"白姓楚,."。然而,白居易的声明连李商隐都不相信,他失去了记忆。李商隐在白居易的墓志铭中含糊地说,白居易先生的家世太长,无法考证。根据陈寅恪先生的考证,白居易的祖先可能不是中原汉人,而是西域龟兹国皇室的后裔。对于一个伟大的白人诗人来说,如果他知道自己背后的一些事情,那么他被暴露在家庭秘密之下是不是有点尴尬?
白居易自称是白起的后裔,但历史学家不相信
事实上,这并不离谱。到了宋代,政府不再修订学者的族谱,而是每个家族都修复自己的族谱,固守名人祖先的艺术。例如,南宋的美食家林鸿先生为了炫耀自己的品味,自称是北宋诗人林和靖的第七个孙子。但众所周知,是一个著名的独身主义者,他独自一人住在西湖边,自称“梅的妻子和鹤子”。你从哪里得到第七个孙子的?于是有人写了一首诗笑话林鸿:“何荆夫当年没有结婚,为什么第七代有孙子呢?”如果不是鹤和李子,那一定是瓜皮和李子皮!"
《梅齐河子》中的林和靖
徽商的族谱事业:族谱可以作为一个学区
到了明清时期,族谱不仅是上层阶级和文人的事,也是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尤其在徽州,族谱传承非常广泛和持久。当时,人们说有“不朽的宗族,不朽的坟墓,不朽的坟墓意味着不朽的系谱。”族谱是徽州家族文化的核心,徽商往往是贡献最大的。当地商人捐钱修家谱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据说商人不能无利可图。徽商为什么热衷于修家谱?这实际上是一项回报丰厚的业务。
徽州是明清时期家庭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之一
家谱是通往上层阶级和自我实现的通行证。众所周知,古代的商人社会地位低下,但对于世界富裕、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徽商来说,在金钱不成问题后,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在历史的长河中为自己寻找一个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在官方历史上保留一个名字是最吸引人的事情,但这不是由商人来决定的,通过家谱的编辑活动使自己在家族中得到广泛的称赞是一种现实可行的方式。因此,在徽州族谱中,关于商人的故事远远多于其他地方。
家谱是团结家庭力量和减少恶性竞争的纽带。惠州人做生意喜欢组建家庭集团。当一个家庭发了财,它能带动一个家庭。"大的可以住成千上万的人,还有几十个家庭."利用编谱可以团结全国各地的商人,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恶性竞争,甚至交流信息,达到双赢的效果。毕竟,每个人都是一家人。
家谱甚至可以起到“学区室”的作用。徽商被称为儒商,他们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但是他们一年到头都在做生意,所以回惠州考试很不方便,而且他们在当地的考试中没有户口。自明朝末年以来,出现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为常年居住在国外的商人设立一个特殊的户口,这叫做商业登记,可以在其他地方参加科举考试。商业登记出来后,出现了“高考移民”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企业国籍的录取率高于人民国籍(当地户籍),所以有些人以假名参加考试,甚至一个人参加两次考试,买卖户籍。为了打击“高考移民”,清朝雍正年间规定,只有“查出祖父三代籍贯必须是户口本”的考生才能异地参加科举考试,而证明祖籍祖籍祖籍职业的最可靠的信息是家谱。因此,对于徽商来说,修宗谱就相当于买一个学区,只有当他们的孩子参加科举考试时,他们才能得到保障。
毕竟,有“硬实力”来修宗谱、建宗祠、找名祖是必要的。否则,重温赵大师的《阿q正传》是不可避免的:
——“你也姓赵吗?”
来源:烟台新闻
标题:刘强东寻租闹翻天 搁古代这是一门生意
地址:http://www.yccyxh.org/ytxw/9261.html